《廣西建設監理(總第12期)》 Guangx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期號:2008年第4期
主管: 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廳
主辦: 廣西建設監理協會
主編: 羅 馨
編輯: 黃華宇
電話: (0771)5599310
傳真: (0771)5599302
電子信箱: gsjsjlxh@yahoo.com.cn
網址: http://www.gxjsjlxh.com
地址: 南寧市金浦路16號匯東國際F座20層2010、2013號房
郵編: 530021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內部資料 免費交流) 歡迎廣大讀者、會員企業和技術人員為本刊提供信息,撰寫稿件,請直接投入我會電子信箱。謝謝合作!
探索創新求發展 歷經風雨現彩虹
----------廣西建設工程監理行業發展歷程
輝煌的2008年即將過去,對全區的監理行業廣大工作者來說,2008年是個極其特殊的日子,這一年我們不僅迎來了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盛事,也迎來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和全國推行工程監理制度20周年的大喜日子。回顧廣西建設監理行業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艱難曲折中前行,在探索創新中發展,通過全區無數監理人的辛勤耕耘,在歷經風雨之后,終于譜寫出廣西建設監理行業輝煌的篇章。 如果說廣西建筑業發展歷史是一幅畫,那么廣西建設監理20年的發展史,廣西建設監理人20年來艱苦創業、不斷奪取佳績的創業歷程,無疑為這幅畫增添了精彩和富有傳奇的一筆。 1988年7月25日,是我區廣大監理人終身難忘的日子,也是全國監理行業值得永久紀念的日子,原建設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建設監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在我國建設領域建立建設監理制度。從此,建設工程監理行業開啟了波瀾壯闊的發展和改革歷程。我區建設領域的有識之士為之歡呼雀躍,一大批各行業人才開始躍躍欲試,滿懷希望和夢想在這一全新領域大展拳腳,一展報負。然而,我區的建設監理事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面對著一個全新的甚至是一片空白的領域,我區的監理行業先行者們深知空有滿腔熱情和勇氣是不夠的,建設監理作為一項新的工程管理制度,是建設管理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只有通過不斷積極探索,積累經驗,才能使這一全新行業茁壯成長。沒有理論可以學習,我區廣大監理人就向外省同行虛心求教;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就自己進行探索;沒有實踐經驗,就從建設工程中一點一滴的總結和積累。無論是全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還是各建設領域企業和專家,都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開拓我區建設監理事業之路。 隨著全國首批建設監理試點項目的成功,我區派出考察人員遠赴項目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吸收借鑒其他省市的成功經驗,為我區實行建設監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萬事具備,全區的監理先行者們已經迫不及待,急盼著建設監理制度在我區范圍內正式實施。東風又至,1991年3月,《人民日報》刊登了我國首批100名監理工程師名單。1992年,原建設部發布了《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和《關于發布建設工程監理收費有關規定的通知》。而我區也于1991年根據建設部對工程監理提出的“謹慎起步,逐漸展開”的工作思路,開始進行工程監理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從我區南寧市和北海市開始,然后由點到面逐步推開,1993年我區擁有了第一批經建設部批準成立的6家房建監理單位。此后,我區的監理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增加,一大批甲級、乙級和丙級企業在全區各地市成立和發展壯大,監理范圍也從過去單一的房建工程監理發展為房建、市政公用、冶煉、礦山、機電安裝、水利水電、電力工程、林業及生態工程、鐵路、公路等10多個專業類別、多領域的建設工程監理。從此,廣西的監理事業邁上了轟轟烈烈的發展之路。 1997年,建設監理制度被納入《建筑法》規定范疇。2000年,建設監理國家標準《建設工程監理規范》正式發布,建設監理制度在建設工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區建設監理制度的改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短短7年時間,我區監理企業已從1993年的6家增加到2000年的73家,監理收入也較剛開始推行監理制度時有了大幅增加,工程監理行業經歷了一個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歷程。 一次次創新探索、銳意改革和不懈努力,體現在了一次次困惑、變革、失誤和成功之中,同時也暴露出了建設監理制度實施過程中的許多問題,我區的監理人品味到了創業的苦澀和艱辛。監理企業發展不平衡、市場惡意競爭、低價承攬業務、監理收費過低、監理工作得不到業主和施工單位的認可、監理工作浮于表面、從業人員素質不一、注冊監理工程師掛靠、人證分離、監理工程師人數滿足不了在建項目需求等一系列突出問題擺在了全區監理行業人員的面前,是前進、還是原地踏步、更或者是后退,最終被歷史的洪流所淘汰,越來越多的困惑來到監理人的面前,監理行業的發展似乎進入了瓶頸,面臨著方向性的選擇。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建設工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作為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監理人身上的擔子也在不斷加重。地方部門及建設單位任意對監理加壓加碼,監理工作內容不斷增多,責任不斷加大、壓力增大。2000年《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頒布并規定了監理單位在工程建設中的義務和責任。2004年《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更是增加了監理單位及監理工程師在工程建設中應盡的安全生產義務和要承擔的責任。在實際工作中,監理企業所背負的安全監理責任很大,從行政處罰來看基本上等同于施工單位。只要工地出現了安全隱患和事故,監理單位必然要承擔責任但缺少與之相對應的權利,同時,部分出現安全事故,負有安全監理責任的監理人員受到法律制裁和國家行政部門嚴厲處罰,這些案件除了給監理人以警示外,更多的是對監理人積極性的打擊,這種責、權、利的嚴重失衡,讓監理人處在彷徨和徘徊中。一些建設監理人員甚至提出監理已經淪為監工的論調。監理根據受委托性質履行監理職責,監理的權力、地位、工作內容受到曲解,建設監理人員淪為弱勢群體。同時,隨著監理市場的發展,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總量不足,監理隊伍力量遠遠滿足不了監理工作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無證上崗、人證分離、證書掛靠等不良現象越來越多,監理轉包、掛靠行為悄然而生,而建筑市場的不規范給監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工作難度。然而,我區的廣大監理人并沒有退卻,始終相信發展的問題要依靠發展來解決,要努力探索出一條監理行業的發展出路,一場變革的風暴悄然醞釀。 2004年,在全區監理行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廣西建設監理協會宣告成立了,廣西的監理人終于有了自己的家園,這標志著全區的監理行業由過去的政府行政管理轉變為政府指導、協會搭橋和行業自律型管理的新模式,全區監理行業從稚嫩走向了成熟發展階段,與此同時,國家也進一步加大了建設監理行業管理的改革力度。 2006年4月1日,原建設部頒發《注冊監理工程師管理規定》(147號部令), 147號部令的頒發,邁出了監理行業改革的第一步,正式吹響了監理行業新時期改革的號角。加強監理行業人員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有效杜絕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掛證、人證分離等現象,并提出了監理工程師必須參加繼續教育等一系列管理和教育措施。我區監理人員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由廣西建設監理協會組織,全區廣大監理企業人員紛紛踴躍報名參訓,全區的監理人已經認識到,要想不被歷史的洪流所淘汰,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是適應行業改革發展的必經途徑。
2007年,針對行業長期爭論的焦點—監理服務收費偏低的問題,國家再次出臺《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監理人盼望已久的新標準終于實施,我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迅速轉發了有關文件,并積極開展新標準的宣貫活動,力爭使全區監理行業盡快擺脫困境,實現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2007年8月1日,為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原建設部頒布實施第158號部令《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對工程監理企業資質標準重新進行了規定,并提出2年的過渡期。我區為順應行業形勢發展,我區一些監理企業開始步入合并、重組和資源整合的過程。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整合企業資源,尋找最佳結合點,增加企業自身競爭資源優勢,使企業業務領域、經營地域等市場空間范圍得以擴大,并使原有市場空間內生產效率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大,從而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1+1>2的效果,一批綜合實力強、社會效益高的監理企業將在改革的浪潮中萌芽。 如今的監理行業,已經成長為建設工程管理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提高建設工程投資效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全區建設監理企業從1993年的6家發展到如今的170家,其中甲級企業24家,乙級企業70家,丙級企業76家,從業人員從最初的1000多人發展到萬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9032人,全國注冊監理工程師2060人,工程監理收入39289.9萬元,2007年度全區工程監理企業共完成合同額81863.23萬元,其中完成監理合同額75114.79萬元,監理業務占總業務量的91%,全年營業收入47491.85萬元,其中工程監理收入41293.92萬元。目前全區建設工程監理實施面超過90%,被監理的建設工程合格率達100%。 回顧我區建設監理行業發展之路,是一個逐步適應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革完善的過程。20年的實踐證明,我區建設監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全區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盡管當前全區的監理事業還存在一些問題, 監理體制尚未完善,建設監理未來的道路依然漫長,但我們相信,有全區監理企業的共同奮斗,有廣大監理人的默默付出,全區的監理事業必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謹以此文獻給20年來為全區監理事業默默奮斗著的廣大監理人。并熱烈祝賀我國工程監理制度推行20周年和中國建設監理協會成立15周年。